黎巴嫩共和国(阿拉伯语:لبنان;英文:Republic of Lebanon)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部沿岸。
黎巴嫩习惯上归入中东国家。该国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或者巴勒斯坦,边界未划定)为邻,首都贝鲁特。黎巴嫩属热带地中海气候,沿海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黎巴嫩曾经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罗马、奥斯曼帝国等统治,1920年起由法国委任统治,1943年11月22日独立成为共和国, 由于黎巴嫩在1975年爆发了一场持续近15年的内战,严重破坏了黎巴嫩的经济发展。近期黎巴嫩多发党派之间的小规模冲突,和以色列叙利亚两国关系紧张。黎巴嫩主要经济来源是银行业和旅游业,其中黎巴嫩旅游业发达,境内有许多历史文化古迹。旅游业和银行业就占据黎巴嫩GDP的65%。位置境域:黎巴嫩共和国面积10452平方公里。位于西亚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交界,南部与巴勒斯坦(以色列)为邻,西濒地中海。海岸线长220公里。
地形:黎巴嫩全境按地形可分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东侧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东侧的贝卡谷地和东部的安提黎巴嫩山。黎巴嫩山纵贯全境,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海拔3083米,为黎最高峰。河流众多,向西注入地中海。气候:黎巴嫩属热带地中海型气候。沿海一带夏季气候炎热潮湿,冬季温暖,高山地区积雪可达4—6个月,大部分地区10月—次年4月为雨季。沿海平原和贝卡谷地7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2℃,1月平均最低气温分别为7℃和2℃。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山区为1200毫米以上。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少,且开采不多。矿藏主要有铁、铅、铜、褐煤和沥青等。已经证明黎巴嫩与塞浦路斯期间海域有石油和天然气,据黎巴嫩当地媒体报道,该海域石油储量6.6亿-8.6亿桶,天然气储量达20万亿-90万亿立方英尺。行政区划:黎巴嫩行政区划包括6个省(括号内为首府):贝鲁特省(贝鲁特)、黎巴嫩山省(巴卜达)、北部省(的黎波里)、贝卡省(扎赫勒)、奈拜提耶省(奈拜提耶)、南部省(赛达)。省下共设25个县,县下设镇。首都贝鲁特(Beirut),截止2014年人口约150万人,占黎全国人口的40%,是黎政治和经济中心,也是中东著名的商业、金融、交通、旅游和新闻出版中心,1975年内战爆发前被称为“中东小巴黎”。7月平均最高气温32℃,1月平均最低气温11℃。
黎巴嫩境内陆运输以公路为主,在国际运输方面,除有与邻国相通的汽车运输外,海上的船舶运输也较方便,
主要港口有3个:贝鲁特港、的黎波里港和赛达港。贝鲁特港为主要贸易港,1997年的吞吐量达585万吨。黎巴嫩交通以海、空为主,公路次之。水运:主要港口有贝鲁特港、的黎波里港、赛达港。贝鲁特港为主要贸易港,截至2014年有集装箱及集散货码头14个。2002年吞吐量为471.2万吨,承担着黎70%的进出口货物运输量。
空运:贝鲁特机场是著名航空港,内战前有70家航空公司飞机飞经贝鲁特机场。内战期间,机场经常被迫关闭。1990年黎政府投资4亿美元改造贝鲁特机场,将其吞吐量由每年200万人次提高到600万人次。有35家航空公司飞经该机场。2002年起降班次30627次,年航空货物吞吐量为6万吨。
公路:黎巴嫩公路贯穿全境,截止2014年黎巴嫩公路全长约7100公里,其中沥青路3500公里。高速路约530公里。公路在内战期间破坏严重,黎政府制定了修复计划,但因资金无法到位,修复工作进展缓慢。黎平均每3人拥有一辆汽车,人均汽车拥有量居世界前列,车辆总数为145万辆。铁路:截止2014年黎巴嫩全长335公里,全部为国有,除贝鲁特-谢卡(Chekka)段外,其余尚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