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年以来,全球集运市场迎来“寒冬式”开局。中国出口平均集装箱运费一季度累计下跌28%,创下近20年来最严重的一季度跌幅。BIMCO首席航运分析师Niels Rasmussen指出,这是自2006年CCFI指数开始编制以来最糟糕的开年表现。
现货价暴跌带动CCFI重挫
中国集装箱运价指数(CCFI),由23家主要班轮公司提供数据,反映中国十大港口出口整体运价水平。今年一季度从1548点跌至1112点,主要由于现货价格大幅跳水所致。
同时,衡量即期运价的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则更为惨烈,自年初以来下跌达46%,创下自2009年该指数启动以来的最大季度跌幅。
相比之下,CCFI过去平均在一季度仅下跌约2%,跌幅超过10%的年份仅有四次,2023年也曾出现24%的跌幅,但仍不及2024年严重。
出口量增长未能托底运价
虽然年初出口前景曾一度乐观,1月东亚和东南亚市场出口量同比增长达20%,但运价未能跟随增长,反而持续走低。同时,红海局势紧张导致船舶绕行好望角,占用了约10-12%的全球运力,也未能明显支撑市场价位。
在主要航线中,东西向贸易(如欧洲和地中海)受冲击最重,运价分别下滑33%与32%;南北向贸易跌幅更甚,如南非航线跌幅达40%,澳新市场38%,南美35%,西非26%。唯一例外是中日航线维持稳定,没有出现明显跌幅。
运价仍高于疫情前,但前景充满不确定
尽管如此,当前CCFI水平仅较2023年同期低8%,仍比2019年疫情前高出约39%。不过,前景依旧不明朗。美国近期再度提出提高进口关税,市场预期中美贸易摩擦或将再度升温,全球贸易面临更高不确定性。
关税变动不仅打击对美出口,还可能引发其他国家报复性措施,进而对全球贸易流动与经济复苏造成连锁反应。
展望未来,集装箱船队在2025年预计将增长5.4%,Rasmussen指出,如果货量增长乏力、红海航线恢复,运价可能回落至2019年水平。如何平衡新增运力与实际需求,将是决定未来市场走向的关键因素。
本文地址:航隼帮货代网 | https://www.hangsunbang.com/news/Industry/1585.html
请尊重作者知识产权,经平台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跨太平洋运力持续紧张,部分货代公司暂停出货,跨境电商受波及
下一篇:运价回温!SCFI止跌连涨,集运市场现反弹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