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国外常称之为契约物流、物流联盟、物流伙伴或物流外部化,是80年代中期才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的概念。目前,国外善于这方面的文章也未确切定义这一术语,只是假设读者对这一术语有一定的理解,如"第三方物流类似于外协或契约物流";"一公司使用另一公司进行所有或部分物料管理或产品分销";"外协所有或部分公司的物流功能,相对于基本服务,契约物流服务提供复杂、多功能物流服务,以长期互益的关系为特征"(以上内容引自骆温平编译,成功物流关系的决定因素: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展望一文)。第三方物流这一术语传到我国,只是近几年的事,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也是莫衷一是。如:"物流社会化,国外又称为第三方物流,是指商流与物流实行社会分工,物流业务由第三方的物流业者承接办理";"第三方后勤的含义是物流行业既非生产方,又非销售方,而是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流通过程中进行服务的"第三方,它不拥有商品,而是为客户提供代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以及附加值服务";"物流活动和配送工作由专业的物流公司或储运公司来完成,由于它们不是与商品的买卖,只提供专门的物流服务,因此是独立于买方和卖方之的第三方,故称"第三方物流"等等。这些解释相当程度上都抓住了第三方物流的某种特点,但笔者还是倾向于定义它为: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供给方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特定的价格向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系列物流服务的交易方式,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该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第三方物流出现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仓库管理、装卸运输、采购、订货、配送发运、订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使订装、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实现一体化,企业可以更方便地使用信息技术与物流企业进行交流和协作,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同时,电脑软件的迅速发展,使混杂在其它业务中的物流活动的成本能被精确地计算出来,还能有效管理物流渠道中的商流,这就使企业有可能把原来在内部完成的作业交由物流公司运作。常用于支撑第三方物流的住处技术有:实现信息快速交换的EDI技术、实现资金快速支付的EFT技术、实现信息快速输入的条形码技术和实现网上交易的电子商务技术等。
2、第三方物流是合同导向的一系列服务。第三方物流有别于传统的外协,外协只限于一项或一系列分散的物流功能,如运输公司提供运输服务、仓储公司提供仓储,第三方物流则根据合同条款规定的要求,而不是临时要求,提供多功能,甚至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3、第三方物流是个性化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对象一般都较少,只有一家或数家服务时间较长,往往长达几年,异于公共物流服务--"往来都是客"。这是因为需求方的业务流程各不一样,而物流、信息流是随价值流流动的,因而要求第三方物流服务应按照客户的业务流程来定制,这也表明物流服务理论从"产品推销"发展到了"市场营销"阶段。
4、第三方物流是物流服务的一种交易方式,是指工商企业把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交由专业物流公司打理这样一种交易方式,而从事这种交易的物流公司则称之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它与第三方物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一般情况下,为简化称呼,人们又常把第三方物流公司称为第三方物流,但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一个是指企业,另一个则是交易方式。
就单个具体厂商而言,根据业务的类型、作业的地理区域,以及产品和材料的重量/价值比率,物流开支一般在销售额的5%―35%之间,物流成本通常被解释为是业务工作中的最高成本之一,仅次于制造过程中的材料费用或批发、零售产品的成本。很明显,物流虽然对业务的成功至关重要,但也是昂贵的。
尽管这种成本的比较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对物流来说,真正激动人心的并不是成本内容或如何降低成本,而是来自对一个挑剔的厂商,如何给其物流能力定位,以取其竞争优势的理解。一个拥有世界一流物流能力的厂商,可以通过向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获得竞争优势。虽然完美的订货难求,但是一个老练和处于领袖地位的厂商可以凭借其高超的和不断改善的物流能力,以及能够实时地监督物流动态的信息系统,识别潜在的作业障碍,并在向顾客提供的有可能失败以前;采取正确的行动。